第六十七章 远行(第11页)
宁姚问道:"你就不羡慕山上那个女人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棵楷树,不是长在自家祖先坟上"
陈平安答非所问,开心道:"今年清明节,我还能给爹娘上坟,真好。"
宁姚猛然站起身,这次轮到陈平安一屁股坐进背篓。
宁姚在一旁捧腹大笑。
————
小镇学塾仅剩下五个蒙童,出身高低不同,年龄大小各异,其中以一个身穿大红棉袄的小女孩,虽然出身于福禄街,但是她在学塾里从不欺负人,不过也不喜欢凑热闹,从来只喜欢自己胡乱逛荡。小镇最西边那户人家,李二的儿子李槐,也在这座乡塾求学,他爹娘带着姐姐离开了小镇,唯独留下了他,李槐非但没有哭闹,反而高兴坏了,终于不用受人管束了,只是到了晚上,这个寄住在舅舅家的孩子,做了噩梦醒来后,就开始撕心裂肺嚎叫,结果被惊醒后的舅舅舅妈联手镇压,一个使用鸡毛掸子,一个使用扫帚。
其余三人,分别来自桃叶巷,骑龙巷,杏花巷,两男一女。
齐先生在下课后,送给他们一人一幅字,要他们妥善保管,仔细临摹,说是三天之后他要检查课业。
那是一个齐字。
在蒙学散去之后,垂垂老矣的扫地老人,沐浴更衣后,来到齐先生书房外,席地而坐。
老人开口询问一个关于"春王正月"的儒家经典之问。
齐静春会心一笑,为之解惑,讲述何谓春,何谓王,何谓正何谓月。
这就是儒家各大书院特有的"执经问难",课堂之上,会安排有一位"问师",向讲学之人询问,可以有一问数问,十问甚至百问。
这一场问对,发生于齐先生和老人的第一次见面。
那已经是八十年前的陈年往事了。